張穎君研究組
|
研究組介紹
研究組主要以中國西部地區特色藥用、食用及茶用植物為研究對象,對其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(主要圍繞抗感染、抗腫瘤、以及保肝、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活性)開展研究,特別是注意其中的配糖體及多酚類成分,為創新藥物以及健康保健產品的研制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。此外,本課題組利用生物、化學和物理轉化、以及組織培養等生物技術手段,開展珍稀、有用植物的標準化及資源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研究。已在配糖體特別是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類,以及多酚類成分的研究方面形成特色。對人參屬、山茶屬、龍膽屬、葉下珠屬、蛇菰科、百合群等數十種重要植物的化學成分和生理活性進行了系統研究,建立了相應的化合物和提取物庫,并開展相關質量標準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.“三七化學與綜合利用的深加工工藝”以及“普洱茶植物基原、物質基礎、質量評價體系以及后發酵關鍵技術”分別獲2003和2009年度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。申報新藥鹽酸千金藤堿及其注射液(化藥3.1類)獲臨床前批文后,正開展I期、II期臨床研究。 組內成員: 楊崇仁 藥學博士,研究員,研究組學術顧問。 王 東 理學博士,副研究員,主要從事藥用植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研究。 許 敏 理學博士,副研究員,主要從事藥用植物資源與化學研究。 朱宏濤 工學碩士,實驗師,主要從事藥用植物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。 朱利芳 碩士,研究實習員,主要從事茶用植物化學及資源研究工作。 程絨絨 學士,研究實習員,主要從事化合物庫的構建工作。 陳可可 學士,高級工程師,主要從事藥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菌物學研究。 張香蘭 工程師,主要從事分析檢測工作。 博士生:呂君江(D3)、史燕妮(D1)、顧承真(D1)。 碩士生:趙建強(M3)、王賓(M3)、王衍明(M2)、陶慕珂(M3)、張曉霞(M3)、劉暢(M2)、李倩(M2)、魏鑫(M2)、余珊(M1)。 課題組合影 |
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5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All Rights Reserved 【滇ICP備05000394號】
地址: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:650201
點擊這里聯系我們